哈囉哈囉,大家好久不見,
雖然我知道沒什麼人在意,但在下久違的來更新了!(你去死吧)
研究室在7月底左右舉辦了青森三天兩夜的活動,因為是研究室整團開車去的(約莫有快20人吧)所以沒有很仔細地在每個地方待很久,不過也因為是研究室開車去的,所以去了很多沒有車根本去不了的地方,真的是相當難得的機會(笑)
主要停留的幾個點:蕪島神社、恐山、青森縣博物館、松綠神道大和山教團本部、川倉地藏(本來還有要去赤倉神社的,但因時間關係而作罷QQ)
以下大概會針對幾個重點地方做介紹,不過還是先從介紹青森開始耶
不知道大家對青森的了解有多少,不過老實說一開始我除了「青森有好多蘋果喔喔」之外什麼也不知道,所以我就預設大家應該跟我一樣除了蘋果之外什麼也不知道吧(失禮)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中以紅色標示的地方就是青森(あおもり),是本州最北邊的縣,跟北海道之間透過青函隧道連結起來,所以想去北海道的話也可以從青森縣搭JR過去喔!
除了蘋果之外,帆立貝也很有名,風景區的話則是十和田湖、恐山、白神山地,還有有名的考古遺跡三內丸山。
而大家現在所知道的青森,其實可以分成津輕(つがる)、南部(なんぶ)、下北(しもきた)三個部分(見下圖)
圖片來源:翻攝自青森縣民俗博物館介紹
綠色部分為津輕地方,白色部分為南部地方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青森」的出現,是到了明治維新(約19世紀)之後才漸漸建立的。江戶時代青森主要可以分為西半邊的津輕地方(包含弘前藩(ひろさき)、黑石藩(くろいし))和東半邊的南部地方(包含盛岡藩(もりおか)、八戶藩(はちのへ)),津輕和南部的名稱由來是當地的領主的姓氏,不是因為在南邊所以叫南部哈哈。津輕地方和南部地方雖然處得很近但是關係其實不太好,兩邊的方言不一樣、民情不一樣,從江戶時代以來的恩怨似乎到現在還有留下一些影子。像目前比較有名的青森睡魔祭(ねぶた祭)就是津輕地方的活動。
津輕地方相對而言佔了比較好的位置,主食以米食為主,南部地方則土地比較貧瘠,以旱作和雜穀為主要食物,有名的「南部煎餅」(南部せんべい)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的現在雖然可以笑著說南部煎餅是名產了不過當初真的是窮到沒飯吃嗚嗚嗚嗚。
而另一方面,下北地區雖然屬於南部地方的領地,但是由於和其他地方離得比較遠,所以有種化外之地的感覺,語言和南部地區的其他地方似乎也有所不同。對於津輕和南部的緊張狀況也比較沒有直接的感覺。老師在開車的時候跟我們閒聊,說南部地區和津輕地區還有些神社佛閣,但是到了下北半島這邊神社佛閣什麼的就非常的少,相反的,一些個人的祈禱師、靈媒什麼的卻是很多,就宗教情況來說也是相當特別的。
然後然後,我來公布一下我們的路線~~(沒有人想知道喔)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紅色部分是自己加上去的
津輕、南部、下北,三個願望一次滿足(錯)
基本上我們的路線就是這樣,因為我是方位白癡所以多少有點偏差也說不定,但大致上應該是如此極限沒錯,沒有車真的沒辦法三天兩夜跑完這些地方啊(笑)
去完最後一站川倉地藏之後就快速從青森直接殺回仙台,老師們真的都開車都開到快崩潰實在是超級辛苦的嗚嗚嗚!!
那麼那麼,先來介紹第一站,蕪島神社。
First stop:蕪嶋神社(かぶしまじんじゃ)
就是那個有名的充滿海鷗的神社喔!!!
照片有點小張但是在飛的全部都是海鷗沒錯
聽說本來沒有預計要來這邊的,但是既然到了八戶就臨時變更了行程。
裡面也是充滿了海鷗嗚,停在鐵絲網上的也都是海鷗,地上都是海鷗的糞便。黑色是幼鳥,白色是成鳥。
其實我超害怕鳥的(抖),一直想到希區考克的那部恐怖片還有禽流感啊啊啊,海鷗一直叫好可怕嗚嗚嗚嗚嗚。在壓倒性數量的海鷗面前人類只能發抖和逃跑。(只有你吧!)
裡面真的就是整個呈現這樣的狀態嗚嗚嗚,對於喜歡鳥類的人這邊應該是天堂吧 ,完全沒有在怕人的(掩面)
如果在這邊受到鳥糞的攻擊就可以開運,去申請的話神社會開一張開運證明書給你。我覺得「開運」機率應該還頗高的嗚嗚。
好了,現在我們來談公事(?),因為這邊是臨時停留的所以沒有做太多的討論,簡單地把自己查到的資料整理一下。
蕪島本來真的是個島的,但是在1942年的時候被填起來,現在和陸地是連在一起的,而就像上面所看到的,這邊同時也是海鷗繁殖、棲息的保育場所。
蕪嶋神社的祭神以弁才天最為有名,據說是在1269年時由廣島的嚴島神社(いつくしまじんじゃ)勸請而來。嚴島神社就是廣島那個很有名的水中的鳥居的地方。嚴島神社主祀神是宗像三女神(むなかたさんじょじん)。在神佛習合的時期(日本現在把神社的「神」和寺廟的「佛」分得很清楚,但其實是在明治時期(19世紀後半)之後的事情。在這之前多是神從屬於佛,某個神會被視為某個佛為了救濟世人而變成的化身,這邊的弁才天和宗像三女神的關係也是如此。)
神社的上面還有戰歿者紀念碑什麼的其實也讓人挺在意的。有一艘海防艦在1945年的時候於八戶港沉沒了,為紀念他們的英勇以及撫慰其靈魂於是乎建了紀念碑。順道一提後面拿塑膠傘的人不是因為下雨是要防鳥屎(笑)
Second stop:恐山(おそれざん)
因為通靈王裡的恐山安娜所以大家莫名其妙地對恐山有點熟哈哈,然後我們家(並不是)中禪寺秋彥小時候也是受到住在恐山的祖父母養育長大的,所以在去之前一直很興奮要去恐山,畢竟真的是很有名的地方嗚!!
恐山(おそれざん)位於青森縣的下北半島的陸奧市(むつ市)(請參考上面的地圖),雖然「恐山」兩個字看起來很可怕,不過其實在江戶時代被稱為「宇曾利山」(「宇曾利」發音跟恐山的「恐」字相同),據說是源自於愛奴族(居住在日本北方、俄羅斯等地的原住民)的語言「海灣」(ウッショロ)的發音,後來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漸漸的由「宇曾利」變成以「恐山」二字來稱呼。
由於恐山屬於火山地形,山頂還有一個名為「宇曾利湖」的火口湖,所以一到入口處附近就可以聞到硫磺的味道。恐山是日本的三大靈場之一(另外兩個分別為比叡山和高野山),除了其蒼涼荒漠的火山地形之外,其信仰的一部分和曹洞宗寺院「菩提寺」有很大的關係。菩提寺傳說為西元862年被稱為慈覺大師(じかくだいし)的圓仁(円仁,えんにん)所開山,圓仁為天台宗的開祖最澄的弟子,晚年四處遊歷,關東和東北的很多寺院,像是山形的山寺、松島的瑞巖寺等等都傳說是由其所開山。
然後,鏘鏘鏘鏘,大家有沒有產生小小的疑問,為什麼開山的是天台宗的僧侶而目前菩提寺是隸屬於曹洞宗呢?
這是因為慈覺大師開山之後寺院曾經一度中落、廢棄,後來在南部氏政府的支持之下由曹洞宗所復興(16世紀左右的事),重新整備。曹洞宗的僧侶同時也在陸奧市中建立了圓通寺,以便進一步對菩提寺進行管理(有點像是上司),所以就很奇妙的形成上司的歷史其實比部下年紀小的情況了。
恐山在7月20日 ~ 7月24日會舉辦地藏祭,祭典的時候女性靈媒イタコ們便會聚集於此,有許多希望可以和過世親人、朋友等聯繫的人們便會在這邊排隊,希望能夠和過世的人們講講話之類的。
イタコ是在東北地方對於盲目巫女的稱呼,其主要特色便是和死者溝通,與其說是隸屬於某個神社的巫女,不如說是更偏向民間宗教者。地藏祭的時候會聚集到恐山,平常也在自己的生活周遭附近開業。イタコ的修練極為艱苦,目前大多數都是老奶奶擔任,願意接續這個工作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少,形成了嚴重的斷層問題。
上山的路上可以看到上面綁著紅布的小石碑,跟著這個石碑走就可以前往恐山。
去的那天天氣很好(笑),恐山真的很漂亮。
死者供養用的風車,據說是風車轉啊轉的樣子象徵著希望亡靈能夠早日前往輪迴、投胎。
為了死者供養而疊成的小石塔。
會把擦汗的手巾以及草鞋綁在樹上,讓死者在路上可以使用。
極樂沙灘上供養死者用的花束,在眼前湛藍的便是宇曾利湖,因為富含硫所以呈現藍色。
因為是火山地形,所以上面也可以泡溫泉,對當地人而言溫泉療養也是恐山的重要功能之一。
很喜歡恐山呢,與其說是恐怖或什麼的,不如說是一種很寂寥的感覺。
自己覺得是個很棒的地方。
Third stop:川倉地蔵(かわぐらちぞう)
在恐山看到的景色真的很特別也很漂亮,在屬於當地人信仰的一部分的同時,「觀光」的這一塊也相當受到重視,或許有人會覺得以靈山來說已經太過俗氣,雖然我個人是覺得兩者調和的還算不錯拉哈哈。畢竟前來供養的家屬多少應該也會在附近走走看看吧,我覺得這也是很重要的,聖與俗沒辦法斷然的二分。
啊啊,不過現在要講得川倉地藏真的是沒再管觀光的(笑),沒有車的話應該是很難抵達的地方吧。
該怎麼說,讓人有種被氣勢壓的說不出話來的感覺,雖然我們這一團超過十個人,但是在現場還是有點發毛,真的是個很奇妙的地方,空氣一整個都不一樣了。
川倉地藏位於津輕地區(參照前地圖),由於作家太宰治的老家就在這附近,因此也有太宰治的紀念館「斜陽館」,如果有太宰治粉絲的話來這邊看看應該是別有一番風味的(笑)。雖然沒有讀過不過太宰治好像有在文章「我的小鎮」(僕ノ町),太宰治太太的文章「菖蒲之帶」(アヤメの帯)當中提到過這邊的樣子。不過乍看之下好像不是很有名的文章(喂)
入口處的鳥居。
據說這邊也是由慈覺大師所開山。現在來講,要分別神社跟寺院的最簡單指標應該是鳥居吧,神社有鳥居,而佛寺則沒有。不過在明治的神佛分離政策之前,很多神社都附屬於寺廟之下,所以這邊雖然是地藏堂,但是卻有鳥居,是以前神佛習合的時候留下來的。
然後剛剛說過慈覺大師是天台宗的僧侶,從這個鳥居也可以看的出來,上面尖尖三角形,代表是山王鳥居,山王神道是附屬於天台宗下面的神道。
這邊是水子堂,進去之後........
紫色和綠色的是水子(嬰靈)供養用的牌位,然後日本娃娃的那邊是冥婚用的「花嫁(花婿)人形」(はなよめにんぎょう)。
日本的冥婚和台灣這邊的娶神主牌的方式不太一樣,主要是到寺院裡奉納成對的人偶,男生和女性的人偶(花嫁人形)結婚,女生和男性的人偶(花婿人形)結婚。在日本的以死者供養為主的寺院裡常常可以看到,不過這邊的數量真的很可觀........
花嫁人形比較多的是二次大戰的時候父母為戰死的兒子所奉納的,不過也有的是旁邊放著很小的孩子甚至嬰兒的照片。
另外在下還有看到有人奉納芭比和肯尼www
同時,這邊也是靈媒的聚集之地,農曆6月22日~6月24日左右會有靈媒在此處聚集,可以請他們代為和死者接觸。
然後這是另一邊的地藏堂
死者供養用的地藏尊,也是密密麻麻的排滿了一整面牆,後面像布一樣垂下來的東西是死者生前穿的和服做成類似招魂幡的東西送到廟裡供養。
津輕地方的地藏信仰相當的盛行,在地藏講的日子(前述的農曆6月23、24)村子裡的大家便會重新幫供奉的地藏化妝、穿新衣等等。
嗚,該怎麼說,數量真的很驚人。
室內的氣氛已經很詭異了,但是室外其實也是一樣嗚,整個空氣很不對,就連蟲鳴鳥叫都讓人覺得很毛。
該怎麼說,走到河邊大概才五分鐘的路程吧但是真的超可怕嗚嗚。老師剛剛才爬上來但是我立刻裝可憐逼迫他跟我再走下去一次(孬)
然後這邊著名的地方是賽河原(さいのかわら), 這邊有點像是小山丘一樣所以走下去就可以看到河原,沿路上都放著供養用的風車。
小朋友死後會到賽河原堆石頭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吧。不過日本其實有很多地方都實際存在著賽河原的地名,大多是有著小圓石的河邊,恐山上面也有賽河原。
一路上都是供養用的地藏和風車,這個很神奇的是天使跟狗狗
結果到了河邊是滿水位,賽河原什麼的都在水底了所以其實什麼也沒看到(笑)
嗚嗚,對不起寫得有點隨便但總之這次的青森行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啊哈哈
那麼那麼,請期待我下次更新喔啾咪 (並沒有人要期待)